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翻哪些书可以最快掌握清代学术
2016-03-03 16:20:26   来源:中国登封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登封网讯 清人谈经论史的集子是很值得看的,一方面是因为清代学术开创了现代学术的典范,只举一个例子,比如今日的文献综述和论文

  然而值得初学者注意的是,大多数“读书记”、“书录”则仅为自家图书馆的查验单,早些时候,书散在各处藏家的密室之中,古人能一窥书皮儿尚且不易。因此倍加珍惜,记录版式、行款、字体、刻工、纸墨颜色、藏于何处等。此外则专注于版本研究,(比如《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就是对宋刻各书的版本源流及胜于它本之处叙述较详)。这类书并不详于提要的撰写,因此对于做史学研究则助益不大。譬如对钱曾《读书敏求记》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评价道:

  “其分别门目,多不可甚解。其中解题,大略多论缮写刊刻之工拙,于考证不甚留意。然其述授受之源流,究缮刻之同异,见闻既博,辨别尤精。”

  钱曾:读书敏求记

  其实直至最近十几年古籍电子化之前,这种版本考究性质的学问都是有钱人做的,一般清苦读书人能见几个好本子尚且不易,哪儿能做得这类学问。因此,目录学至今最有名的一本书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不是没有道理,这就因为这本书所收版本以当时常用习见为主,并不嗜古好僻,盲目追求宋元版本,说白了,是给爱读书的穷孩子开的书单。所以我私自臆测,那类玩版本的的书目也脱不了炫耀二字。现在有钱人聚一块讨论名车、红酒,学个佛还要看你盘多稀有的珠子,有多精致玩多精致,因为是奢侈品,所以自然形成一个阶层内部封闭性的小圈子,古时候也是如此,你没钱,哪儿知道你这个坊间本子跟宋本相比哪个字印错了。因此,不是说古人都专注于研究这个,古人做学问当然看书,不过真正藏书论版,讨论宋版纸多好、字多漂亮,则是另一个圈子的事儿。你佛学知识再精通,未必能跟到处拜活佛那类人交上朋友,而搁古代,你经史知识多熟悉,人家玩版本的高端群体也不见得待见你,反之,大版本家也未见得有几个能入《清儒学案》,算的上大学问家的。所以有人疾呼学问乃天下之公器;所以不是古人多严谨和雅致,没准儿千八百年后,现在玩豪车品红酒的也能成某种“学问家”呢。这又扯远了,总之,我们这篇文章注重的是“解题性”的读书记,这个才是我们需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存世的成百上千的读书记,我们不可能挨个翻一遍,找到我们想要的涉及清人著作的提要型的书,所幸有前人帮我们看了大部分,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么一本“介绍书目的书目”,这方面,就有以下几本值得推荐: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清代目录的介绍性书籍,严佐之先生的《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是一代表,但篇幅有限,介绍的只是其中最著名者。严书之外,来新夏一书可满足人们进一步了解的需要。

  来新夏《清代目录提要》收录清人所编目录三百八十多种,各为解题。由于资料来源为京津沪宁苏五地的主要图书馆,所以缺漏较多。有齐鲁书社1997年版。总体来说,严佐之先生虽然数量少,但取的精,讲的细。而来新夏先生数量多,但驳杂不严谨,所以诟病也不少。但都能满足我们应急之需。

  徐德明:《清人学术笔记提要》我们这里需要的是对清代书籍解题的书,而徐德明此书为学术笔记,实际上,笔记根本仍是读书所得,然而有对整书的介绍,自然也有对某词某句的条辨,如《十驾斋养新录》之类,所以我们将此书列在后面。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

  比如根据来新夏先生的介绍,我们就能发现我们需要的对清代书籍做“钩玄解题”性质的“读书记”有那些,我读过一遍后就发现:《绛云楼书目补遗》《目治偶抄》《四部寓眼录》《经史提纲》《四库未收书提要》《郑堂读书志》《曝书杂记》《烟屿楼读书志》《华延年室题跋》《越缦堂读书记》《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温州经籍志》《抱经楼藏书志》《墨海楼书目补提要》《郋园读书志》大致可算本文所需的书。

  当然。来翁这本书由于年代的原因,缺漏较多,所以很多后来比较好的还没有录入,除了开篇介绍的两部丛书外,清末及此后,我暂且还能想到以下几本: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邓之诚《桑园读书记》;潘景郑《著砚楼书跋》;黄永年《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张元济《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饶宗颐《选堂序跋集》;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叶景葵《卷盫书跋》;钱曾《读书敏求记》;瞿良士《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潘景郑《著砚楼书跋》;《清代经部序跋选》;《清代史部序跋选》

  来新夏《清代目录提要》

  6、沈豫:《皇清经解提要》。清人撰述中,经学著作也蔚为大观。其实这本书也算是读书记性质的书,不过由于专涉经部,所以顺带把这本专门列在后面。在清经解中,沈豫的这本书则起着钩玄提要的功能。近有赵燦鹏校注,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在这本书里概述各经书大意,考证传授渊源,指出其特色,评论其价值。不过此书草创未成,尚多漏略,并且仅以《四库全书总目》为蓝本。对有些书的评论不免偏颇,如谓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不免博士买驴”等皆是。如今有清经解四编。这方面分类本身便比较清晰,因此平时也可以将四份清经解的目录整理成一份word文档,便于随时检索,这样某部经有哪些重要的清人著作便可一目了然。这方面,配合参考的最好的一篇文章是徐俊:《“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一文,题目虽如此,但内容则是前代大师对清人书目的指点,便于初学者迅速了解优劣。

  沈豫:《皇清经解提要》

  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列传、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相比前面几种按书目或篇章进行的分类与提要,我们对作者行事了解,也有助于迅速理解撰述意指。这也是我们公共号强调分析思想性文本意图——“以史解经”的技艺。清代的传记书,就目前而言,当以《清史稿》和《清史列传》收录最为齐全,我们需要的当然是其中的儒林传部分。这两部书比较而言,《清史稿》的多数传记叙事简略,《清史列传》一般要详尽得多,在某些方面还可纠补《清实录》中的缺失。该书有中华书局1987年版。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列传

  至于学案,在杨向奎这本“新学案”之前,民国时候徐世昌还编过一本《清儒学案》,不过徐世昌这本在当时虽然大且全,然而却书出众手,主要是用《汉学师承记》、《国朝先正事略》、《耆献类征》和几部《碑传集》的材料,所以跟黄宗羲编的《明儒学案》差的远,这种众手编成的,质量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没有精神。其实现在的学术界何尝不是如此,经费一到,编些众手的书,内容多是为交差而写的平平淡淡的教科书体,所以柴德赓有句话说的好:

  “讲书的人总要有偏见,我想偏见是好的,只有偏见才可以看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偶发狂论,也是免不了的。要想四平八稳,处处讨好,结果变为平庸。”

  其实孔夫子最讨厌那些八面玲珑的乡愿,也是如此,这扯远了。我们看杨向奎的这本书。开篇的叙例,他就专门说明自己跟徐世昌那本有啥区别,他说了十点,我们归结下,简单的来说有六点:

  旧案庞杂而没有学术,而新案则注重学术思想发展;

  旧案编时,遗老遗少还再,都想光宗耀祖凑人物,乱七八糟都录进来,新案则选取能主要的有意义的学者;

  旧案是老观念,而新案注意到1840年西学对清儒的冲击;

  旧案比较散,新案注重连续性,上起孙奇峰,下讫康有为王国维;

  旧案用出生年为次序,而新案不采取这种方法,而注重学术渊源。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

  既然说到学案体,我们就有必要再介绍几本书,其实学案脱胎自年谱,因此,查找清代学者年谱方面,有两本书就够用了:

  谢巍编撰:《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有中华书局1992年版。正副编一共一万多人,内容包括谱主、编者、版本、备注等,是目前收罗最广泛、体例最完备的年谱目录。(附属可参考杨殿珣编:《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版。)

  来新夏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个就好在各谱均概要介绍其史料价值。

  来新夏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

  如果举例子来说形容以上几本书的史料价值的话,像《清儒学案新编》、《清史稿》、《清史列传》这就算是“七分熟的肉”了,上面介绍的年谱则属于“五分熟的肉”。他们都是消化了原始史料后呈现的比较容易啃的肉。如果我们要快速掌握清代学术,看这些就基本够了。

  相比而言,自然还有“全熟的肉”,如今常提的有以下几种:

  钱穆和梁启超各编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义》

  张舜徽:《清儒学记》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李春光:《清代学人录》

  这几本书里面,普遍认可的还是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大致而言,梁任公注意汉、宋对立,重点突出清代学术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而钱穆则关注宋明理学与清代汉学的继承与发展上,提出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这看似的钱穆反梁启超,实际上钱穆的叙事反而是主流观点。关于清代学术的源头,自清至今便有多种说法,乾嘉学者多认为发韧于清初诸儒,只有纪昀说起于明代,清初顾、黄等人则称肇于宋学,后来和此说者有章学诚、皮锡瑞等。梁启超其实是独排众议,称清代学术是宋明理学的“反动”和“断裂”,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开端。这自然背后有相应的情感,细挖有思想史的研究,我就不细说了。仅废话一句,所谓“民族主义,一抓就灵”,民国学者碰了那么个时代,成为大家,自然背后有那些因素,然而今天你若还沉浸在民族主义情感的撰述中,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相关热词搜索:学术

上一篇:乐清市文广新局局长走访非遗传承人活动
下一篇:人生最大的捷径 是阅读一流的书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登封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登封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登封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登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