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价值观较量
2014-09-23 09:43:48   来源:中国登封网   评论:0 点击:

  千里做官只为财刻画的是腐朽官场的丑态,当官发财,俗话里常当作一对连襟,在不少人看来两者似乎就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搞一次民意评选

  “千里做官只为财”刻画的是腐朽官场的丑态,当官发财,俗话里常当作一对“连襟”,在不少人看来两者似乎就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搞一次民意评选,这又绝对是最不得人心的“搭档”。 “当官只为民做主”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追求。而让“当官”与“发财”无缘,也绝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还记得,当年一位小学生“想做贪官”的理想,让多少人痛心疾首。“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看似童言无忌,实则是腐败现象对价值观的扭曲。

  不受约束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纵观数千年中国政治史,每当放松治官治吏,就会产生权力的失范和寻租,并最终败坏国家社稷的治理基础。历代先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如何去制约权力研究了很多理论、进行了不少实践,但是在“家天下”的权力结构下,任何严厉的制约措施最终都免不了变形走样。晚清小说《活地狱》所描写的“千里做官只为财”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当官场上下乃至整个社会对官员贪腐已经麻木不仁甚至认为理所当然,也就离灭亡一步之遥了。殷鉴在前,今天重提“进京赶考”实为警钟长鸣,提醒所有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指南;在当今社会诱惑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多元的背景下,更要时时刻刻拧紧思想“总开关”,咬定作风建设这根弦,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最可怕的腐败,正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正风反腐进行到今天的地步,不仅事关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惟有建构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廉洁政治、清正风气才会成为社会常态。

  当大吃大喝成了官场禁忌,公款送礼成了过街老鼠,贪官落马成了大概率事件,必然在观念世界投下巨石。“升官发财”的迷梦幻灭了,“想发财别做官”的告诫振聋发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谬论破产了,“公款姓公、公权为民”的逻辑日益深入人心。滋生于腐败的各种思想病毒正在被清除,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已成为今天政治生活中势不可挡的主潮流。

  党风正则民风淳。干部戒奢以俭,民间也兴起了“光盘行动”,高端餐饮纷纷转型平民化;公款节礼被禁,带动节日消费回归理性、社会交往回归情感。总体上看,我们的社会迎来了正气上扬、浊气下降的转机,那些被腐败现象、不良风气颠倒的是非观、价值观,开始得到纠正。十八大以来的新气象,往深里看,就是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只有思想上扶正祛邪、补足钙质,才能把简朴公务餐吃得心甘情愿,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越干越有劲,才能对不良风气敢于说不。这是净化政治生态最深厚的土壤。日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就提出,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完善国家治理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崇尚廉洁、痛恨腐败的社会风气。驱逐劣币,必须让良币通行。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中央反腐动作迅雷风烈、气势如虹的同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的就是破立结合,唱响我们时代的正气歌。

  因此,“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不但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座右铭,也应该并不断形成更为严格的纪律规范。比如对于如何约束官员及其家属的权钱关联行为,原本的一些模糊地带在退潮: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不得经商;“裸官”要退出领导岗位;官员不得在企业以各种名义兼职;官员退休后的“期权”交易、人脉交易也要清查……制度建设与舆论监督都在重新塑造“当官”的坐标系,“权”与“钱”的结合注定要落回零点,这就是新时期官员的价值几何题。

  (撰写人:乱舞春秋)

相关热词搜索:价值观 永不

上一篇:是什么让官方奢华培训中心如此火爆?
下一篇:书记践诺为村民演出,接地气取得正面效应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登封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登封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登封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登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